第一次吃到陝西風味料理應該是2003年時在北京嚐過的,當時跟學妹也不會點菜,但光是一道羊肉泡膜就已經讓我當場驚艷,什麼都不吃了硬是再加點一碗,一個人幹掉兩大碗。

印象中在鬧區王府井大街上的羊肉泡膜大概一碗才8-12元人民幣,而且都是一大碗,吃的除了『爽』之外就無需別的形容詞了。

同學聚餐相約在仁愛路巷弄內的勺勺客,之前只聽說過秦味館是賣陝西菜的,勺勺客還是第一次聽說。

顧著聊天打屁,店內稍稍模仿窯洞的懷舊裝潢半張都沒照到,不過食記向來重點就不在裝潢,東西好吃最重要啦。


其實到這用餐已經是兩個月前的事情了,菜名早就都不記得了。

這應該是第一道上的菜,看到肥肉就讓我不想動筷了,不知滋味如何,但同學是說不賴。

既然不是重點菜,那我跳過應該也沒差。

滷羊肉。

羊肉軟爛沒有羶味,不敢吃羊肉的同學都說可以接受。

醬汁拿來拌手工麵條應該超美味。

會點這道應該完全看在猴頭菇的面子上,是涼拌菜,挺清爽的。

歧山臊子麵。

手工麵條是必點的,吃麵不喝湯的臊子麵傳統更對我的胃,我不愛吃湯麵。

前陣子去了兩趟大陸湖北,在那裡倒是很多回族料理。這臊子麵就是要以麵白、韌細、湯红、色鲜、味香為標準。當地沒有不辣的麵,拜託老闆給我個不辣的都會把我辣死......

哨子麵、勺子麵、臊子麵的說法都有,我不知道差別在哪,或許只是當地鄉音的關係罷了。

這裡的歧山臊子麵是不辣的,只有酸甜味算是頗清淡。

吃不夠的還可以再加麵單點,和進原本的臊子麵裡一拌就就變成大碗版的。

小蔥羊肉拌麵。

切小塊的羊肉扒著麵吃更香,但是這是會辣的。吃兩口我就冒汗了。

燒魚梅。

我覺得就像糖醋魚,大家都說不賴,但是卻剩著沒人想多吃兩口....是什麼情形?

辣炒葫蘆頭。

就是辣炒大腸頭吧。肥腸不是我的菜,我害怕這個部位的料理。

跳過跳過跳過。

(但是評價不錯。應該是必點菜色。)

炙子骨排。 

同學說比可能秦味館的柴了一些些,但我倒是覺得這嫩的剛剛好,大概是我對油有極大的排斥,非常不耐膩。甚至再乾一點我都能接受,忍不住想拿紙巾壓肉排吸油。

很香的一道肉排,而且料理的一刀切下就骨肉分離。

原本以為會有過多的孜然調味,大概被先前101湘菜館的沾滿孜然的大豬肋給嚇到了,還好這肉排不是那樣的刺激味,而且不若大豬肋般的油膩。

清炒水蓮。

水蓮不是客家菜嗎?怎麼混進來的.......

但是清炒的也不錯吃,大魚大肉後總要點清淡的青菜來均衡一下。

已經煮好的羊肉泡膜。

我到的時間比大家晚了些,居然泡膜都已經掰好送回廚房了,沒差,我向來對飯來張口沒什麼罪惡感,畢竟在家裡是沒有這種機會的。

Q中帶勁的膜餅,即使煮在湯裡也不會軟爛,浸在香甜羊骨高湯裡,一口泡膜一口羊肉。

齁~吃陝西菜回菜就是要吃羊肉的。

不敢吃羊肉的就太可惜了,建議可以突破心理障礙嚐看看,我真的覺得很讚啊。

蒙古炸奶豆腐。

這佳評如潮的甜點聽說要前一天預定,不然因為食材的關係保證吃沒有。就是這樣跩。

炸的酥脆的外皮裡包的很像起司餡,一定要趁熱牽絲的吃才爽。

但是他到底為什麼叫做『奶豆腐』?

我想蒙古的奶豆腐應該就是西方的起司吧,都是乳製品,帶著濃濃的奶香。



感覺還有很多菜色沒點到,下次一定要再號招人馬回店再戰一輪。

那羊肉泡膜我更是想自己單點一碗吃他個痛快。



勺勺客

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二段41巷15號。(仁愛金山路口附近)

(02)2351-7148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