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以為東坡肉這種肥不拉機的菜色是我這輩子不可能碰的料理。

人算不如天算。

我嫁了個愛吃肥肉和皮的老爺,偏偏這兩樣都是我(唯二)最痛恨、最討厭的。

某天收假從岡山出發要搭高鐵回台北,爸開車送我去坐車前經過黃昏市場,順道挑了兩樣菜讓我帶上,其中一樣就是東坡肉。

回到台北後,熱了東坡肉來吃。不得不說,自那天後,東坡肉的味道一直讓我忘不掉。

或許是店家的東坡肉做的真的好吃。更或許是那個下午,爸的舉動讓我受寵若驚。別人眼裡的『應該』,對我們來說其實都是『奢侈』。

那個下午的感受,我一直反覆回味著。



週日起個大早,拉著老爺上菜市場。我希望這是即將培養出來的週末休閒。

一起去市場、一起討論未來這幾天要吃什麼好、一起不懂裝懂的挑菜挑肉、最重要的是大包小包有人幫我分擔重量一起扛回家。

而不是自己累的半死的像台版瑪利亞,校長兼撞鐘,回到家後又穿上圍裙進廚房變主婦,做飯應該是喜悅的,但往往累過頭的身體反應會帶來莫名的火氣。這樣就不美了。

網路上搜尋一圈後,整理出來的食材與作法大致如下。

材料:

五花肉 (我刻意挑瘦一點的,這兩塊大約900g)

八角*6顆

蔥*2

薑片*4

冰糖*5大匙

醬油*1杯 (我大約用200ML的量)

伏特加*300ML + 米酒*200ML

(正確應該用紹興酒450ML,但家裡沒有紹興,老爺希望我把庫存的伏特加用完再說。

伏特加是由大麥、小麥、玉米、馬鈴薯、裸麥..等發酵釀製而成,和由糯米、蓬萊米製成的紹興酒除了都含酒精外,米香是前者最欠缺的。

所以自作聰明的我又加了部分米酒,希望可以彌補一點香氣。)

市場挑的一大塊五花肉,從中間對切兩半,剛好就是兩個四方形。

用棉繩將肉塊綁起來,以免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後,肉塊會散掉不成型。(家裡沒有棉繩,也只好以麻繩代替)。

很像小時候綁舊報紙一般的綁法。

只是綁在五花肉上,還真是名符其實的『五花大綁』。

那個做作的蝴蝶結也一定要。^^

將五花肉、蔥綠、薑片都放進水裡煮至滾後,轉小火續煮30分鐘。

用蔥薑水煮過30分鐘後的五花肉已經散發出些許肉香。

撈起後沖冷水,不但把肉身的浮末沖掉外,也可以讓肉更有彈性。

沖好後,放置一旁備用。


Staub鍋內倒進3大匙的葡萄籽油,小小火慢慢加熱.....

油不用多,夠炒冰糖就可以。

 

翻炒加熱.....


繼續翻炒到冰糖融化。

炒冰糖比後續的燉五花肉來的累... 因為不能離開啊。翻炒的動作也不能停,就怕一下熔過頭焦掉了就做白工。

過去燉雞腿、燉肉的作法是直接冰糖和肉一起下,反正一古腦一起加熱也都會融化。

但總覺得這樣沒有焦糖香,而且顏色也不夠亮澤。

既然東坡肉都已經是道功夫菜,也不差把冰糖融化的這點步驟,今天就來這樣做試試。


冰糖八分化左右就可以把瀝乾的肉塊放入。

每一面都用文火微煎,讓冰糖裹上肉,呈現出漂亮的焦色。

最後將八角、蔥段、酒、醬油通通倒進鍋內,剛好醃過肉的高度,不夠的部分就加一點水。

蓋上厚重的鍋蓋後小火燉煮。

剩下最大的部份就是耐心。。。。

耐心....耐心....


3.5個小時過去後。肉香已經逼到我們沒辦法再等了。

確定原本很厚的豬皮已經被燉到很ㄉㄨㄞ的程度後就可以起鍋了。


剛起鍋的食物真的不好拍。

熱氣直冒的讓我的鏡頭霧的不得了。

看來我還需要一台小電扇,拍食物都得邊吹邊拍才行。

吼。好肥喔。

但東坡肉真的要肥瘦參雜才好吃。



熱騰騰的就上桌,肉已經軟爛到一切就化開,再淋上一些濃濃的滷汁。

軟爛香滑的東坡肉不死鹹,還帶著一點點甜味,只扒一碗白飯根本不夠看。

銷魂的就是這一味。



肉放涼後比較好切片,這也是一道很適合宴客的菜色。

除了比較花時間外,東坡肉其實一點都不難做,入口及化的口感也非常適合牙口較弱的小朋友與老人。


推薦給大家。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